2015年4月7日 星期二

金錢的魔法

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認真思考「錢」是怎麼來的?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不談陰謀論、不談什麼貨幣戰爭之類的東西
 
光從錢怎麼創造就值得各位好好想想...


一天, A捉了4條魚,B逮了8只鳥,A想嘗嘗鳥味,B想品品魚鮮,他們就交換了,A 2條魚換了B4只鳥。以後他們常常這樣交換。
 
有一天,A懶了,沒去捉魚,在家睡了一天。晚上,B逮鳥回家,A沒東西吃,就找B借鳥吃。

 A找一張樹皮,在上面寫上:2條魚。到B家後,對B說:“我來換你4只鳥。不過,我今天生病了,沒能去捉魚,我給你打2條魚的欠條。”B說:“這好說 。”把欠條收下,把4只鳥給了A

A嘗到了這個甜頭,第二天又在家睡一天,晚上又拿2條魚的欠條去換了4只鳥。交換完畢,AB說:“以後欠條上就不寫2條魚了,這欠條是我A打的,以後就寫2元吧。”B欣然同意。

以後欠條就用貨幣表示,如此日復一日。

按照商品交換的原則來說,商品交換應該是物物交換,商品換商品,而不是錢和物的交換。A拿錢換了B的鳥,B得到錢,這只是半個過程。B手裡有A的錢,就說明A還欠B的魚。所以,錢的本質就是欠條。它是一張漂亮的紙條,上面印著數字和文字 -"憑票即付港幣壹佰元"。神奇的是,當B拿錢買了A的魚後,魚和鳥都給吃了,但錢仍然還在。

錢就是這樣被創造,然而貨幣背後的秘密不僅如此。銀行和債務貨幣經濟在整個金錢創造系統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。一般市民像B一樣努力工作,接著就把所掙的錢存在銀行裡。現在這一點可能使你震驚,即當你把錢存在銀行時,你並非真正把錢存在一個能使你安全信任的帳戶裡。相反地,你實際上是把你的錢借貸給銀行,銀行可以將你的錢隨心所欲以賺取利潤。接著就是金錢魔法的戲肉-部分準備金機制。意思就是"銀行被允許只保留你的一部分存款,並把剩下的再借出。"

10%部分準備金為例,如果你在戶口存入100元,銀行可以合法借出90元給別人而不用告訴你。存款100元加上可用信用額90元,它們都是貨幣,所以現在有190元出現了。接著有人到銀行借了90元買東西,並支付給賣家。這位賣家又把這90元存到另一間銀行,這銀行又借出90元的90%(81),所以現在流通中的錢變成了271(190+91)。這過程不斷重複,這樣原本的100元本金,最後可以創造出高達1000元的銀行貸款額度。當人存款到銀行,這筆錢被銀行借出,藉由不斷的存入及借出,一直無限創造出銀行貸款,這就是我們大部分的金錢供應來源。我們的錢全都是一串數字的供應而已,有些確實用印的,但大部分是用電腦打的,除此之外就沒了。但如果你覺得這已經夠瘋狂,接下來才是金錢的詭詐之處。

我們為了在金錢的大海中撈取一些錢而努力工作,但真正的財富是你的時間。我們經年累月出賣了我們的生命時光,日復日,年復年,只為了某人在紙上印出來,或輸入至電腦裡的數字。那些數字代表了我們的心血、汗水、勞動、才智、青春... 這是一種奴役的系統,我們努力工作才能存一點錢,而這一點錢又被用到銀行的債務系統中。全世界的金錢數量不斷暴增,但我們的收入、財富並沒有大幅增加,而是落入少數人的口袋裡。

馬太福音624「一個人不能侍奉兩個主;不是惡這個,愛那個,就是重這個,輕那個。你們不能又侍奉神,又事奉瑪門(瑪門:財利的意思)。」

 這裡,聖經將金錢和神並論,也就是告訴我們,錢不是一般的物質,金錢的魔法是神秘而深不可測的。根據全港教會普查的初步數據,顯示整體崇拜人數增長放緩,2544歲會眾人口比例(27.4%)亦較全港人口(31.0%)為低。該年齡層正正是剛踏足社會,投身職場的人。這反映著金錢正以生活的各方壓力勞役著人,叫人離開教會。

在黑暗遮蓋教會的日子,你願意看清楚金錢的虛假和迷惑,將生命奉獻 雅偉神(和合本譯作 耶和華) ?



 

 

1 則留言:

Leave a Reply